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翰福音5:39)相信聖經卻不相信耶穌,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這如同有人說,他相信上帝所說的話,卻不相信有一位上帝。當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同樣面臨了人們對祂相同的矛盾的反應。聖經與耶穌之間是無法分割,且聖經向人所要見證,宣揚顯明的,就是耶穌基督。聖經對你而言,是怎樣的一本書?若把耶穌基督從聖經當中拿走,刪除。那麼,最後所剩下的還會是什麼?我想我們都不會那麼做,因為這攸關生命的救贖與永恆的應許。但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卻有可能不知不覺的把耶穌,我們生命所把握福音的應許,給淡化,弱化甚至排除在外,怎麼說呢?雖然我知道耶穌是救主,勝過罪與死亡,賜給人活潑的盼望,但實際生活的重擔卻如影隨行,時刻都讓人覺得好苦好累,心中沒有喜樂更沒有平安。有句話說,基督徒的生活若沒有了喜樂,那肯定是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是的,當我知道耶穌是人類的救主,卻不相信耶穌是我的救主,當我知道耶穌是賜給人平安的主,卻不相信耶穌已經把平安賜給我。此時,我們若不回到聖經,就是為耶穌作見證,那豐富的寶藏裡頭,讓信心持續的被建立受堅固的話,那基督徒的生活可真的是要出問題了。因為魔鬼如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要尋找可吞吃的人,不是在上帝的手中,就是在魔鬼的手中,沒有中立地區也沒有灰色地帶。而在上帝的話語中所生的信心使我們與主連結,逃避了魔鬼的恐嚇威脅。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約翰福音5:25)"時候"表示神在其中所要彰顯榮耀作為的時刻,不是虛無飄渺,是以人能夠聽看觸聞經歷理解的方式來顯明。並且是從"死的人"開始,誰是"死的人"呢?就是死在罪惡過犯之中,沒得選擇也沒有自由,只能在罪中作罪的奴隸的人。怎麼開始呢?使人得以聽見,是上帝榮耀作為的開端。聽見什麼呢?聽見上帝審判的嚴厲,聽見上帝赦罪的憐憫,聽見上帝為你我所預備美善信實的道。我們便因著信,在上帝的話語中活了過來。"活了"的意思是,重新認識上帝,敬畏信靠上帝,並且繼續的禱告仰望上帝,把我們遵行上帝吩咐所需的智慧力量賞賜給我們。另外,在怎樣的情形下我們便無法聽見神兒子的聲音呢?這讓我想到葡萄園的園主與園戶的例子,園主是葡萄園的擁有者所有權人,而園戶是園主所託付代為經營看管的人,有一天,當園戶想把園主的產業私吞佔為己有的時候,接下來,園主所派去收租的人,都成為園戶要私吞產業的障礙眼中釘,加以毒打甚至殺害。園戶無法聽見園主的聲音,因為園戶把園主所派來的人推擠出門外,就好像人把耳朵關起來,就什麼也聽不見。因為心裡也沒位置可以在容納對方,那怕對方是出於全然的善意。求神憐憫我們有柔軟渴慕上帝話語的心,讓我們的生活因著聽見,就活在上帝的話語中有忍耐也有盼望。因為這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就對他說:若不看見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翰福音4:48)這是有個當官的,為兒子的患病來到耶穌面前求醫治的時候,耶穌所說的話,聽起來蠻不客氣,有責備的意味。這對那求醫治的父親而言情何以堪。但耶穌的直言,有幾個地方是值得我們去注意思考的。首先,就是人"不信"的傾向,要人相信一件事情,必須得有說服對方的理由,不容易。若要讓人相信與自己的認知經驗完全相反的事情,那可是難上加難。若是要人相信連自己都無法完全理解的事情,那可就比登天還難。所以,要人相信,口味得越下越重。在耶穌的時代,摩西與先知所流傳下來上帝的道,已經無法引起足夠的注意來吸引撼動人心,得靠新奇的神蹟事物,來挑起相信的胃口。雖然如此,耶穌知道人心所想,也明白人在罪惡中所受到的綑綁與壓制的苦境。耶穌沒有因為人的頑固不信揮手而去,相反的,耶穌仍在忍耐中帶著盼望,繼續在人群中透過奇妙的作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然後,要把人引到平安的路上。人的不信,在神的信實中何等的強烈。而神奇妙作為,又在人的不信中何等的震撼。走上十字架,讓定罪被赦免粉碎,讓死亡被復活瓦解。讓不信被相信所擄掠。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往下扎根,向上結果。(列王記下19:30)當猶太人在風雨飄搖之中,面對亞述帝國的入侵,縱然無法避免戰爭失敗的威脅,但上帝的話語,仍然藉由先知以賽亞來傳遞說:上帝要因著與選民所立的約,來保護拯救祂的選民,怎樣保護拯救呢?就是讓他們在帝國入侵的風雨過後,仍要安穩的在地上安居生活。讓百姓相信,唯有上帝才是所當依靠的對象,如同麥子若要在地裏扎根,就必須先在土裡安穩,生根,並從土裡吸收了生命生長所需的養分。同樣的,上帝的話語,讓人的心穩住了,在生命面臨風雨之時,仍在上帝的話語中受保護,扎根在上帝的應許,穩固了,便繼續向上,接受風雨的考驗,磨練,讓枝子夠強壯,足以承受結果所帶來的重量。讓人看見果實,是上帝榮耀的彰顯,是建立在上帝話語基礎上的結果。上帝的選民被保護,顯示出上帝的信實,說話算話,但也不因此免去選民犯罪所需面對刑罰的痛苦,並藉此,讓人回轉為自己的罪痛悔。上帝是信實的上帝,也是在痛苦中給人盼望的上帝。扎根與結果都是上帝的工作與榮耀。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福音3:30)祂指的是主耶穌,我指的是施洗約翰。當跟隨耶穌的人越來越多,而施洗約翰的門生也一個個轉去跟隨耶穌,旁邊的人看了真是為施洗約翰感到緊張,甚至打抱不平時,施洗約翰說:當我階段性的任務完成,步下舞台之後,我的影響力將逐漸衰落消失,但主耶穌,上帝的兒子,來到世間所要成就的救贖,所要帶給世人的影響,將超越國界逐漸擴展開來。如此具有前瞻性的一席話,一方面表達出施洗約翰所言所行,並非是為自己建立權勢威望,而是成為讓人可以來跟隨耶穌的器皿管道,另一方面,施洗約翰也清楚知道自己的角色與限制,就算施洗約翰有私心,想盡辦法就是要掌握住所建立的功勳及人們對他的景仰。但這些又能夠維持多久呢?若擁有了世人的讚賞,卻失去了從上帝而來的使命與福份,且將面臨的是嚴厲的最後審判。施洗約翰的心如何?如今,我們只能從他所言所行的明白。說:新郎的朋友站著,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3:29)施洗約翰的喜樂是在於主耶穌被越多的人來認識來跟隨,那我們呢?加薪,升職,收入增加...,許多的事情都足以讓我們的快樂多多,但卻有一種喜樂是讓人感到滿足久久的,就是看見一個人生命的改變,成為上帝的兒女,上帝國度的子民。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列王記下16:7)求助於強大帝國的結果,便是門戶大開,除了獻供貴重物資,也失去了國家應有的自主與尊嚴,只能任對方宰割。但沒有辦法,若不依賴強大的亞述帝國的武力,眼看著鄰近國家就要聯合起來將我們吞滅,這是兩著權衡之下的策略。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亞哈斯登基做王,開始效法以色列諸王,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情。(16:2-3),失去了起初立國的信仰,不論是國家或個人,若根基崩落,倒塌將是必然的結果,這根基便是對上帝的敬畏與信靠。當人失去對上帝的信靠之後,所能緊緊抓住的,便是看似比自己強大的力量,並向著力量俯首稱臣,卻再也看不見,這世界上再強大的力量,也都是短暫的,終將都要成為過去的事實,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如今,強盛一時的亞述帝國如今在那裡?而我又該如何看待以色列人在信仰上失敗的史記?雖然倚靠強權渡過了一時的危機,卻因此讓國家陷入更大的危險中,而我呢?我現今所信賴倚靠的又是什麼?求上帝憐憫,使我緊緊抓住的不是外在的勢力,而是因著上帝的話語所賜給我的應許與信心。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列王記下13:14)雖然以利沙是上帝的僕人,仍無法倖免受病痛的威脅折磨。這表示著:在怎樣的敬虔聖潔的人,都無法逃避肉身的軟弱與限制所帶來的磨難痛苦。但同時,以利沙不因著個人的病痛而使上帝的工作受到限制,向以色列王約阿施傳遞上帝的信息( 13:17)。甚至在以利沙死之後,其影響力仍繼續被上帝使用,讓死人又活過來(13:21)。從這段經文的內容,也是提醒我們,無論是什麼人,當還活著的時候,就無法脫離肉體所帶來的限制,會有疲累,會有生病的時候,也需要吃喝休息來維持體力,活命。另外,當我們在疲累患病的時候,也無法折損上帝所賦予我們的使命,以為上帝不會再使用我們似的,我們在上帝面前的價值,並不因為我們軟弱無力而改變。人會受到阻礙,但上帝的工作不會受到攔阻,直到我們走完人生的路程在主裡安息為止,如同以利沙向以列王傳達信息之後,縱然告別了人生舞台一般。但其影響力就像山谷的回音,仍繼續被使用來成就上帝的工。你我在現今世代都可能如以利沙,會被上帝使用,也會有痛苦磨難死亡的威脅,但若能持續在信靠上帝的路上,我們所帶出的影響,必然超過我們還活著的年日。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施洗約翰忠於自己的職責與使命。沒有因為耶穌的出現,門徒一個個轉去跟隨耶穌而感到落寞,失落。因這也就是施洗約翰之所以來到的原因與目的。讓人可以仰望跟從耶穌而不是自己,因為要拯救人出黑暗入光明的耶穌,不是施洗約翰。那我們呢?縱然我們心裡清楚明白,我們是因著要榮耀上帝而生活,但當你付出多年之,最後,沒有人記得你,也沒有人認識你是誰,知道你曾經的付出時,能不落寞不失落嗎?這對於服事上帝的人而言,是一個實際且嚴苛的挑戰。在聖經上,我們看不見施洗約翰在深夜中的嘆息哭泣,但我們明白,施洗約翰所感到的欣慰滿足,是因為世人因著耶穌的緣故有了新的生命與盼望,還有什麼,能夠比得上一個靈魂的得救,在罪中被挽回更令人喜樂的呢?這喜樂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苦,受死,復活所得來並賞賜給所有相信祂的人。當施洗約翰呼籲大家說:看阿的時候,那如暮鼓晨鐘般,提醒我們的心,每一天的開始到末了,我專注的是什麼,是為著上帝所賜的萬物來感謝讚美上帝,或是仍汲汲營營的想把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恩典佔為己有,貪婪的不但不願與人分享,更是費盡心思想把別人所有的也拿過來。願上帝憐憫我們,讓我們所專注的是為我流血而死又從死裡復活的耶穌,使我們的生命充滿了對上帝感謝稱頌的旋律。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翰福音1:17)律法如果沒有把人引入恩典與真理之中,將是冷酷嚴厲的審判之聲,人將避之唯恐不及,相反的,恩典與真理如果沒有律法為基礎,將是廉價到令人嗤之以鼻的戲謔之聲。律法的寶貴並非在於它能夠使人攀往上帝國度的天梯,而是在於讓人知道,上帝對我們的期望,所希望我們做到的是什麼。然後呈現出在人心中的現實,那就是,我們人再怎麼努力,按著自己,靠著自己是無法達到上帝完全的要求。所帶出的結果是:良心便活在律法要求卻無法達到的控告之中,被恐懼黑暗所籠罩無法脫身。此時,恩典與真理如光照耀在人的心中,淹沒了黑暗,吞噬了恐懼。這樣的事怎樣臨到我的生命呢?因著耶穌基督,也藉著耶穌基督,在我看不見的戰場中,向著我所無法勝過的罪惡與死亡誇勝,向著我飽受控告折磨的良心說:平安。恩典與真理對我而言,不是抽象遙遠的概念,卻是真真實實的如同時間的存在,在我周遭也在我每時刻的生活當下。摩西,已經是過去的歷史人物,律法,也已經在基督裡得以成全,光已來到世間,也要臨在我們當中,恩典與真理已經藉由耶穌基督來到我的生命當中,此時,黑暗恐懼在那裡??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說:你們為什麼愁煩?為什麼心裏起疑念呢?(路加福音24:38)當耶穌從死裡復活向著門徒顯現說:願你們平安,門徒的反應是不敢置信,會是自己聽錯,看錯了吧!這怎麼會是真的?愁煩與疑念如同繩子的兩端,不斷纏繞著我們的心.如果有人白白的要給你好處,且是不計代價的就是要來幫助你,但非親非故的.這樣的情況,不叫人起疑念是難的,一些想法似乎已經根深蒂固的從達官貴族到市井小民之中扎根,那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以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再再的顯示出,"白白的,無條件的賜福恩典",在人的心中是沒有地位的,或者是說,已經被愁煩與疑心勒的無法動彈.主耶穌的復活,不是因著人們做了甚麼所換來的,卻是主耶穌主動,甘心的呈現在世人之中,要把這好消息白白賜給人.那麼,我們如何領受這福音好消息呢?首先,就是領受主耶穌復活的新生命,鬆開原本勒緊在我們心中的愁煩疑心,取而代之的是信靠應許的平安.主耶穌明白門徒的處境與困難,藉著主動的顯現,問安與鼓勵,一次次的建立,堅固對應許的信心.直到如今,主耶穌不也明白我們每個人現在的處境與困難,此時,主耶穌依然透過我們所能明白,了解的方式主動的來向我們顯明,安慰與指引,使我們對應許的信心,能夠一次次不斷的被安穩堅固起來.就時間而言,應許永遠是完成式中的現在進行式,沒有中斷,也不會中斷.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