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事件觀點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10)有誰會知道甚至承認自己是失喪的人,且是赤裸裸的呈現出來,在自己也在別人面前?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就是遮掩羞恥,不讓羞恥曝光.取而代之冠冕堂皇的包裝,便是眾人眼中的形象.讓人藉此躲在其後,並且使的彼此有了安全感,清新光明的形象,所散發的出的炫光,對自己掩飾了內心,對別人也產生了完美的假象.有誰願意在眾人面前坦露,內心的醜惡甚至邪惡,因為這與整個大環境所要塑造的方向是背道而馳.以至於,當內心邪惡的真實或是出於自願或是出於被迫的被揭露出來,總會掀起一陣陣令人感到震驚的巨浪,問題是,令人震驚的緣故,是因為完美形象的破滅所帶來的衝擊,或是人又再一次被強迫的,需要去面對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邪惡所帶來的矛盾衝突.如果人內心的邪惡沒有出路,終究永遠只能躲在陰暗角落繼續偽裝隱藏.若不是光來到黑暗中,有誰能夠在黑暗中看見光?人子耶穌就是世上的真光,祂來到我們的當中,不但要顯露出人內心最深處的惡,就是與神為仇為敵,且是不能自拔的命運.更是要為我們指出已經為你我所預備,在內心黑暗邪惡之中的出路,就在耶穌被釘十字架,走進黑暗無光,又從死裡復活,不但扭轉了我們原本在黑暗捆鎖中的命運,也把我們從絕望的泥沼拯救出來,成為光明之子,不再依賴外在短暫的形象來包裝自己,也不再為自己在那裏遮遮掩掩辛苦的活著,而是靠賴救贖的應許,如同鬆開緊握的雙手,敞開的門,在認清自己的失喪,對自己的絕望的同時,也有曙光.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媒體密集強力播送日本地震浩劫的後續報導,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持續追蹤關懷.面對災難,有許多的人道關懷,救助是我們能做的,但是,為那些遭受性命財產損失的人,輕率的提出答案,解釋為什麼是他們遭受苦難,這是我們不能做的事情.

對於上帝所隱藏的,沒有立即讓人明白的事情,我們怎能輕率的斷言,好像我們如同上帝一樣,可以無所不知?但是,不對苦難事件輕下斷言,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掩面逃避,特別影響所及包括全球經濟及生活安全,雖然我們不是直接面對災難的人,但我們也都間接的面對了日本地震浩劫所帶來的影響,而直接衝擊到人們的核心問題,就是面對災難時的那種脆弱與恐懼,除非,這樣的脆弱與恐懼同時也把我們引見到背後所隱藏的力量與平安,...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當家長談到青少年問題或同性戀或自殺防治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所關注的是似乎是所呈現出來的問題的現象,專注的也是在於,能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的改善目前的現象問題,殊不知,問題現象的產生,並非一朝一夕的結果,現象背後所隱藏的核心關鍵問題,也許才應我們花時間精力去探討的,面對青少年問題的時候,家長能否也虛心的面對自己在管教,親子關係互動,甚至是家長本身自己性格上的盲點,且願意在專業的協助下做改變,個人覺得,這是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問題時的另一個關鍵性的挑戰.

其實,現象背後的核心問題的探討,也應該成為在面對生活以及社會不同的議題層面時的思考習慣,如此,便可以避免陷於現象泥沼的掙扎,每當我們發現問題現象,在令人感到焦急心痛的時候,也可以開始習慣探索,這現象背後的核心問題是什麼?之後除了期待對方(這個對方對你而言可能是你的孩子,你的配偶,你的父母親,你的鄰居,你的社區,你所關心的社會議題,你的教會,你的會友,你的牧師....)的改變之外,是否也願意承認自己的盲點與不足並尋求自己的改變.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給人的印象總是那樣的乖巧聽話的時候,突然聽到他人對自己孩子的指責,為人父母的直覺反應總是,我的孩子不是這樣,他沒有你們所說的那麼壞,一方面,可以看見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護,但另一方面,也呈現出親子之間關係的盲點.這樣的現象,其實就在你我週遭中正不斷的上演.且問題的最大癥結在於,為何父母的愛無法成為影響孩子的力量?雖然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如果說,父母的愛不因為孩子的過錯而改變的話,雖然孩子現在必須為他自己所做的過犯付上代價,但心裡仍會有著一種期盼,總有一天,孩子會明白父母親對他的那份疼愛.更甚於他過去曾經所犯的過錯是什麼?如聖經上所說,"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棘手的問題,從法務部長王清峰與檢察總長提名人黃世銘的看法相異,又再次引爆成為焦點.要不要廢除死刑?又如何廢除死刑?在強調人權的世界潮流中,不管你的立場如何,都必然會去碰觸到的問題,只是,每當是否要廢除死刑這樣的議題被提出的時候,所呈現出來的總是贊成的一群與反對的一群的彼此針鋒相對的局面,除了彼此立場鮮明的對立之外,在這樣的議題中,是否可能雖立場不同卻仍有交集之處?若是有交集的話,那會是什麼??

若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確認一件事情,就是甚麼樣的人或團體,提出廢除死刑,會是最有力量,最能震撼人心的,個人認為,若由受害者及親屬所組成的團體,因著愛與赦免,自發性的出面呼籲死刑的廢除,這將是最震撼人心,最純淨有力的聲音,但這樣的情況有可能發生嗎?受害者家屬有辦法接納甚至擁抱加害於他們的人嗎?加害人真的能夠發自內心的悔罪,認為自己是罪有應得,坦然無怨的面對自己的刑責?這些確實是超過人所能理解與想像的,除非人內心深處無法言喻的憤怒與傷痛被上帝的赦免與慈愛深深的觸摸擁抱,在群體中經歷愛與陪伴扶持,不然,沒有人會想要去赦免,接納加害於他們的人,也不會有人不為自己的犯行辯護的.

但如果,如果真的有那麼一群人願意赦免,接納加害於他們的人,在這樣一個基礎上,讓社會大眾學習加害人及被害人兩者之間人權的尊重,探討公義如何伸張,倫理秩序如何維護,那麼,到底要不要廢除死刑?如何執行死刑,也許就不再是全然對立的問題了.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則標題為~卡片寫4天 腦麻兒打動總統夫人~的報導背後,隱藏了許多家有身心障礙兒,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也凸顯出社會對於身心障礙者仍存在著許多不友善的地方,在價值觀念上,不時的以異樣眼光對待,看不見其個別獨特的生命價值,更甚者,以所謂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來鞭打,刺殺身心障礙兒及家庭成員的靈魂.在社會資源支持上,雖然政府每年編列相關預算,但在執行成效上,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畢竟,家有身心障礙兒的需求是長期且多面的,況且還有許多是隱藏在社會角落,默默承受苦楚的.因此,如何讓社會資源可以適時的介入其中,應是全體國民共同關心的議題,如同有句話說,一個國家文明的進步指標,不在於外匯存底,武器科技的先進,而在於對弱勢族群的友善態度與照顧.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身心障礙兒與家庭成員,可以很自在的在校園裡,在大街上,在社會生活中,不再感到有障礙.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不久,某政黨高階人士引用聖經裏面耶穌的話說:沒有罪的人,可以先丟石頭,來為相關人員辯護,而引發我注意的,令我感到震撼的,不是政黨與媒體之間操作互動微妙的關係,而是"沒有罪的人,可以先丟石頭"這句由耶穌所說的話.

一個無罪者,為那受困在罪中之人發聲,宣佈赦罪之恩,最有資格向犯罪之人丟石頭的那位,卻當面對著那受審判之人說,平平安安的去吧!因為,你所犯下的罪債,我已經在十字架上用我自己,代替你,幫你了結還清.還有甚麼,比耶穌出面,為你我發聲,辯護,更為有力.也只有如此的力量,才能完全扭轉改變人的命運,"舊事已過,一切都已更新".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著老師每週所寫對於社會與時事的評論時,讓我感動的,不光是因為評論的內容簡潔有力,發人深省,更多是評論背後所蘊藏對於社會百姓的那份關懷與熱情,也 不斷的觸動我,去面一件事情,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所關心的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需要面臨的考驗是:如何保持對社會脈動及議題的敏銳度,怎樣 保有對人的那份關注與熱情,如聖經上所,愛人如己.又有話說,作鄰舍的基督?
這一切就要從救恩的起頭,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開始,並藉此成為一個觀察,思考的基礎,試著來評析個人所關注的,社會所關注的議題

James J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